
富凯摘要: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如今又遭遇立案调查。
作者|蓝月
在宣布被立案调查和公布财报后,北交所公司云创数据连续两天暴跌,累计跌幅近五成。这只2月份的大牛股,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被打回原形,从高位累计重挫逾七成,投资者损失惨重。
飙升后暴跌
在DeepSeek横空出世的背景下,大数据概念股云创数据2月走势强劲,股价几近翻倍,可谓是大牛股。从炒作的席位来看,均为营业部游资席位。
数据显示,2月买入云创数据的席位包括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东亚前海证券上海分公司、国投证券西安朱雀大街证券营业部等游资席位。
在DeepSeek横空出世的背景下,云创数据2月走势强劲,股价几近翻倍,可谓是大牛股。
资料显示,云创数据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2021年8月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2021年11月平移至北交所。公司主要为政府、教育、智能制造、科研院所等领域客户提供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及落地私域大模型的行业应用,以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改数转需求。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人工智能及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推动智能文字识别、商业大数据等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数据要素 x" 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指出到 2026 年底,需打造 300 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培育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 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 1 倍,场内交易规模大幅提升并重点围绕十二个领域开展数据要素业务。
在连续大涨后,云创数据却迎来了立案调查。
4月27日,云创数据公告称,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云创数据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消息一次,云创数据28日低开低走,不久就被封死跌停,收盘重挫30%,投资者损失惨重。29日,该股继续大跌逾26%。两个月时间,云创数据从高位重挫逾七成,变成了大熊股。
业绩持续亏损
2021年,云创数据登陆北交所,上市后业绩就开始大幅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云创数据归母净利润6578万元。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1480万元和6012万元。
据此前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公司去年营业总收入为2.62亿元,同比下降11.2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9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于去年营业收入的下滑,云创数据解释称,去年国内信息化建设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及客户预算影响,项目落地速度及进度较缓,公司政府业务受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较为直接,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对于利润下滑,公司表示,去年由于公司长账龄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欠佳,对预计回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进行了单项计提,同时按照迁徙率模型计算了去年的信用减值损失,二者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8000万元。同时,去年其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约1600万元。
不过,4月29日,云创数据突然公告称,经与公司年度审计机构沟通,其表示因公司临时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拟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的审计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如果公司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将可能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这就意味着云创数据将变身ST。
云创数据的财报此前也曾遭遇质疑。2022年和2023年,北交所均对云创数据的年报进行了问询。其中,云创数据2023年年报被问询了两次。
2023年底,云创数据的存货余额约2亿元,同比增长约30%。2023年,云创数据存货转入固定资产(电子设备)、无形资产(软件)金额分别约2100万元、1500万元,转入金额占相关资产期末账面价值约36%、49%。
北交所要求云创数据说明,未将服务器作为存货对外出售,而将其转为固定资产用于项目研发的做法是否具有经济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提前批量采购软件,并在采购后又转入无形资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对此,当时云创数据称,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也存在类似存货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况。公司结合自身研发需要选择采用自建研发环境而非向外租赁算力的方式,在满足研发需求的同时尽量控制成本,根据研发进度领用转入固定资产具有商业合理性和经济性,符合实际经营情况。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