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这位商界大佬,曾经语出惊人:"房子其实就是一堆水泥和砖头堆起来的,本质上并不值很多钱。未来的房子可能会越来越便宜,那种房价只涨不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甚至"忠告"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趁早把多余的房子卖掉,以免将来难以脱手,陷入两难境地。
这番言论,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在很多人心中,房子不就是"永不贬值的财富"吗?炒房不就是"只赚不赔的生意"吗?曹德旺的判断,是否有点"胡言乱语"?
房地产"疯狂时代"回顾
追溯到2021年以前,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房地产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行业。据统计,房地产相关产业的经济总量,一度占到GDP的20%。在这股"地产热"的裹挟下,买房成为了一种全民运动。一些人为了置业安居,掏空六个钱包也要上车;更多人则将买房视为投资甚至投机的工具,频繁"炒房",导致房价节节攀升,一飞冲天。
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面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政府果断出手,推出"三道红线"政策为市场降温。政策效果立竿见影,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房市的躁动。此后,房价一路下行,跌跌不休,至今已持续了20多个月。曹德旺对此似乎早有预判,他坦言,房价涨到一定程度就是泡沫,注定要破裂。
曹德旺判断房价将跌的四大论据
曹德旺判断房价将持续下跌,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理有据。
1.房价高企已远超普通人的收入水平。以北上广深为例,房价收入比动辄高达40以上,意味着一个普通打工人不吃不喝攒钱40年才够首付。再加上疫情冲击,许多人的收入锐减甚至失业,买房更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2.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婚房需求随之减少。据统计,我国96%的家庭已拥有住房,其中41.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对于年轻一代而言,直接继承父母的房产都绰绰有余,购房需求骤减。
3.住房供给已然过剩。住建部数据显示,全国现有住房约6亿套,按每户3口人计算,可容纳18亿人,远超14亿总人口。而空置率更是触目惊心,一二三四线城市空置率从20%到30%不等。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房价下行压力巨大。
4.投机炒房客正在加速退场。伴随着各地房价的集体下挫,炒房客纷纷意识到房市风云突变,赚钱不再容易。二手房挂牌量猛增、网签量骤降,无不预示着这波韭菜即将收割殆尽。
面对脱实向虚的房地产市场,政府早已坐不住了。多位官员明确表态,房住不炒,要让房价回归居住属性。诸多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无不彰显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的期许。对此,曹德旺的判断可谓正中下怀。
客观而言,曹德旺对未来房价的悲观预判不无道理。经历了多年的高歌猛进,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之忧与日俱增。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出清的双重作用下,阶段性调整在所难免。
但需要指出的是,从中长期看,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三四线城市的内需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行业仍大有可为。只是在调整阵痛中,须由量变到质变,步入理性、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是否买房不应随波逐流,更不能因噎废食。唯有立足家庭收入,权衡资产配置,以刚需为先,方能趋利避害,稳操胜券。即便错失所谓的"上车"时机,生活的美好也绝不会被一套房子所绑架。毕竟,房子,终究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