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

“网上电网”助力杨梅“光补”

近日,丽水莲都供电公司供电人员依托“网上电网”一张图功能,助力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丽宏杨梅专业合作社的杨梅大棚智能补光系统,优化供电接入点,平衡三相负荷,使供电可靠率及设备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杨梅大棚内蓝红光源交替闪现,棚内的杨梅树“沐浴”着最适合它们生长需求的特定光谱,远远望去,整个大棚犹如一块镶嵌在山坡上的宝石。

据悉,莲都区是浙江省杨梅产业优势区之一,紫金街道杨坑村种植杨梅历史悠久,产出的杨梅享有“莲都之冠”美名,每年多有大批来自温州、台州、金华等地的客商云集杨坑上门采购。但大量落果、高品质果少等问题成为制约莲都杨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去年紫金街道杨坑村率先开展“杨梅设施促成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搭建智慧大棚5亩,今年准备通过安装杨梅智能补光系统,解决杨梅生长过程中因天气造成的减产问题。 供电可靠性对于大棚补光系统至关重要。

今年4月初,该公司岩泉供电所营销班相关人员在分析“网上电网”数据时发现,丽宏杨梅专业合作社自3月上旬以来用电负荷异常变化,为做好农业生产用户生产用电保障,供电人员迅速开展了一轮上门用电服务行动,在走访中得知,丽宏杨梅专业合作社新增了杨梅智能补光系统,用电量大幅提升,但因电源接入点及负荷分配不均问题,开关经常跳闸。回来后,供电人员应用“网上电网”一张图功能,开展网上管理+图上分析+线上服务工作模式,利用网上电网平台的数据融合汇聚优势,精准定位,梳理周边供电线路运行情况,可开放容量等信息,优化电源接入点,并根据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给出优化负荷建议,使杨梅大棚及智能补光系统的供电可靠率及设备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

据悉,通过杨梅智能补光系统,传感器智能采集温度、湿度等实时环境信息,智能匹配出光谱、光照周期、补光部位、光信号、微光照明等最适参数,实现精准“补光”。“采用这一技术之后,落果率将降低25%,采摘期提前20天左右,精品果率提高45%以上,亩产量增产100%,亩产值从原来的1万提高到5万。”大棚主人阙金荣算过一笔账。现在,解决了杨梅大棚及智能补光系统的供电可靠率问题的他对今年的杨梅质量和产量更有信心啦。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丽水市莲都区供电公司一直本着“情系于农,服务于农”的原则,及时跟踪特色民生用电需求,提升供电质量。下一步,该公司将不断深化网上电网应用,持续构建一图一网一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电网规划、投资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用电需求等方面的应用,全力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雷娅 吴爱玲)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西新闻网 jx.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